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坚定不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助力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西藏: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时间:2025-02-01 23:54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作者:郑璐 冯琳琳 张译丹

图片94.png

候鸟在拉萨吉曲河中嬉戏。

图片95.png

拉萨市林周县的秋日景观。

图片96.png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赤康村。

图片97.png

大唐八宿风电机组。

图片98.png

黄腰响蜜鴷。

图片99.png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一角。

图片100.png

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的野驴。

(以上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年的晨风,带着深情的问候,迎来了2025年的第一天。金色的阳光,红白相间的布达拉宫,还有蓝天、白云、绿树,这些颜色总是与西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重大使命。2024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各级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初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断提高,扬沙天气明显改善;藏羚羊种群目前已增长至30多万只,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呈现恢复性增长;拉萨、山南、日喀则率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西藏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壮大……

 2024年,西藏自治区高效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拉萨市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拉萨南北山完成营造林10.17万亩,整体成活率83%以上。同时,完成2022年、2023年补植补造工作、完成播种造林4.5万亩,巩固提升造林4.42万亩,初步形成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林分结构。保障性苗圃增至52个,面积达3.43万亩,现储备江孜沙棘、光核桃、藏川杨、榆树、油松、樟子松、山杏、刺槐等苗木约8000万株,可完全满足2025年造林需求。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拉萨市各区(县)组织化劳务输出,累计带动群众250万人次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增收约7亿元。拉萨南北山绿化二期工程营造林27.07万亩和巩固提升造林3.16万亩,水电路配套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现已开展植树穴开挖、蓄水池建造、灌溉管线铺设、变压器安装、高低压线路和网围栏架设。这些,都为2025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7月,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林业和草原局科研人员组成的科考队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发现了我国藏羚羊第二大产仔地。这一发现意味着青藏高原藏羚羊的分布、产仔地、迁徙通道及保护管理取得重要成果。

 2024年,西藏自治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目前,西藏自治区建立了47处自然保护区、4处国际重要湿地、2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9处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16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全区三分之一以上国土面积成为保护地、禁止开发区,保护孟加拉虎在我国唯一的栖息地,保护藏羚、野牦牛、黑颈鹤在全球最大最重要的栖息、繁殖和越冬地,使西藏自治区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区、栖息地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年均为群众提供生态岗位50多万个,226.22万农牧民享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补助政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态饭”越吃越好、越吃越香,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持续增强。

 新的一年,西藏生态保护向好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文图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作者/郑璐 冯琳琳 张译丹)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西藏新闻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 ,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推荐文章
  •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丁薛祥讲话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置顶文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京ICP备2021002118号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邮政编码:100035 邮箱:stchina202408@163.com
Copyright ©2024-2025 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