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一个深化改革的地方,无论是乡村发展制度,还是土地改革制度,我国也在重点部署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说现在已经到了2025年的2月份,但是,和三农工作有关的工作部署已经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和发布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中得到了合理的部署。而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就是等待各部门,各地区贯彻落实。
说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家也知道具体要改革哪些制度,在农业生产这方面,我国今年的方向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营制度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到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发展,因此,在这几年的改革措施中,都可以看到稳妥这个关键词。
据悉,今年在农村承包地改革这方面,我国主要部署了四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第二是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四是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经营。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无论承包地制度如何改革,在农村地区经营农业生产的主体和农户要注意一些行为,因为今年国家在发布的文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已经发话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的土地管理工作,并且也会让各地依法纠正两类行为。
第一是依法纠正撂荒承包地的行为
在农村地区,虽然说农民自种的土地很少有出现撂荒的情况,即便有,前几年也依法流转,而现在的土地大多数是集中在农业新型主体的手里,规模非常大,有的几十亩,也有的上百亩,甚至有的还达到了上千的数量。
而规模越大,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就越多,一些主体由于这几年的收益不好,也慢慢的放弃耕种,甚至有的主体因为经营不善,资金短缺等问题,也将承包的土地撂荒,导致大量的土地荒废。
今年,国家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也会加强土地流转管理,监督土地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主体有撂荒承包地的行为,也会安排人员下乡了解情况,纠正行为,确保每一亩土地都可以得到合理的种植。
第二是依法纠正破坏耕地生产能力的行为
在我国农村地区,耕地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国一直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并且也说了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的现象,同时也要检查破坏耕地的行为。
而在此次发布的规划中,也再次强调各地要纠正一切破坏耕地生产能力的行为,其中也包括污染耕地、破坏耕作层、建设一些和农业生产无关的设施等等。
因为这些行为都会直接破坏到耕作层,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修复,所以,对于这些行为各地也会加强监督,严查严打。大家必须注意。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丁薛祥讲话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