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这座古有“第一江山春好处”美名、今享“江苏生态大公园”赞誉的城市,以其碧水蓝天、绿树繁花而著称。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45%,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使得“好生态”成为宿迁引以为傲的鲜明底色。
守住绿水青山,绘就生态画卷。宿豫区退休老干部、86岁高龄的著名林业专家张用宪,将他的青春献给了茫茫林海,用毕生精力守护着古树,为宿迁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献上了自己的力量。近日,他荣获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江苏“最美志愿者”称号。
精业敬业,只为满眼葱郁。张用宪出生在宿豫区大兴镇,1964年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前往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工作。在第二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三线建设,被调至云南省丽江市黑白水林业局下属的第一林场,这一待就是十几年。
身处云南深山密林,张用宪面临着艰苦的工作条件,然而,正是这些挑战锤炼了他坚毅的意志,并为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他在山地育苗和野生苗移植造林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1981年,张用宪回到家乡,担任嶂山林场副场长。上任伊始,他就立下誓言:“我必须尽职尽责地造林和护林,任何人都不能从我手中夺走一根木头!”嶂山林场木本植物资源丰富,张用宪与林木为伴,开始了他的林业生涯。
1987年7月,他在六塘河畔揭开了“神树”——栾树的奥秘,这激发了他对古树名木的调研兴趣。退休后,他骑着自行车,背着沉重的装备,开始了对宿迁木本植物和古树名木的寻觅与研究。历经8年,他骑坏了两辆自行车,行程超过5万公里,最多的一天甚至骑了100多公里。最终,他完成了44万字的《宿迁市木本植物志》,为宿迁史库填补了一项重要空白。
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张用宪对宿迁境内的各类树种分布和习性了如指掌。他的40余篇论文被省级以上刊物和科技文库广泛选用,并6次荣获省级优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其中,《黄河故道漆树引种试验初报》和《黄淮平原推广元宝枫试验研究》等论文,以及《绿色情缘》、《宿迁市木本植物志》和《宿迁市古树名木》等专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用宪以退而不休的精神,致力于守护古树名木。他特别关注项王故里景区内的项王手植槐,这棵历经2200多年沧桑的古树,是项羽青年时期离开家乡前亲手栽植的。然而,在2000年底,张用宪发现该树从上至下枯死了60%,形势岌岌可危。他坚定地说:“只要我活着,就不能让项王手植槐倒下!”
为了使项王手植槐能够重焕生机,张用宪不辞辛劳地前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向资深林业专家和教授请教,并共同商讨出一套精心设计的抢救复壮方案。在经过专家们的深入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后,该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张用宪全程参与了方案的执行,运用专业的“熏蒸法”和激活古树基部不定芽的技术,成功激发了项王手植槐的新生根系。
经过数年的精心照料,2004年项王手植槐终于萌发出新的根系,枝叶也变得葱郁茂盛,重新焕发生机。到了2010年,张用宪又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关于邀请专家商讨项王手植槐干形修复及西枝支撑防断的建议。自2012年起,他开始着手培育子代“项王槐”,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16年首次成功培育出6株项王手植槐的子代。
在张用宪的长期守护下,宿迁市的多处古树名木,如皂河龙王庙行宫的古树群、市林果站院内的西玛杨以及市区中山路的悬铃木等,都得以重获新生,枝繁叶茂,生机勃勃。2018年8月22日,张用宪,这位宿豫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受邀参加了“传承红色经典 争做时代新人”的红色之旅夏令营。在淮安市周恩来故居,他发现了一株深受水泥石头和铁箍束缚的观音柳,其生命岌岌可危。
张用宪迅速联系了周恩来故居的管理单位,得知他们也曾尝试救治,但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回到宿迁后,他毫不犹豫地撰写了关于迅速给这株古树“松绑”“减负”并复壮的建议。淮安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特邀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汤庚国等5位专家对救治方案进行深入研讨。在救治过程中,张用宪亲临现场指导,最终使观音柳成功复苏,焕发新生。
张用宪不仅是一位古树名木的守护者,更是一位关心下一代、传播生态文明的积极践行者。自1994年起,他便投身于科普宣讲工作,致力于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30年来,无论工作多忙、身体状况如何,他始终坚守初心,积极向青少年传递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如今,86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宣讲,认真备课,自编教材,以期为保护古树名木、传播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宿豫区文昌小学一年级学生赵晨曦回忆道:“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聆听了一场张爷爷的讲座。张爷爷虽已高龄,但讲述时格外投入。他担心我们年纪小、理解力不够,所以讲话速度十分缓慢。张爷爷的故事深情并茂,我听得泪流满面。我虽小,不能做大事,但我会遵循张爷爷的教诲,从日常小事开始,比如爱护花草树木、珍爱大自然。”
此外,自1995年起,张用宪便在当地老年大学担任花卉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我的专业背景并非花卉,但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张用宪坚定地说,他致力于把每一堂课都讲好。为此,他广泛搜集资料,结合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无心插柳柳成荫,张用宪自编的《花卉与生活》教材,共计28万余字,于2016年12月荣获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及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自编优秀教材称号。他始终坚守初心,将余热献给社会,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不知疲倦的童心宣讲团团长”和“绿色守护神、初心践行者”。张用宪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先后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辅导员、江苏省第二届优秀文化老人、“中国好人”以及江苏省首届“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丁薛祥讲话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