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坚定不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助力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破产的风已经刮到医院,人满为患的大医院也难以幸免,怎么回事?
时间:2025-02-03 22:37来源: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作者:综合

 2024年起全国医院破产潮,492起破产或重整案件,超2000家民营医院关门,公立医院也受影响。原因包括患者不信任、医保准入难、运营成本高、盲目扩张等,医院破产导致医疗资源稀缺,看病难贵问题加剧。

 ‍‌‌‌‌‍‌‌‌‍‌‌‌‍‌‌‌‍‌‌‌‌‌‌‍‌‌‌‍‌‌‌‌‌‌‍‌‌‌‌‌‍‌‌‌‌‌‍‌‌‌‌‍‌‌‌‌‌‍‌‌‌‌‌‍‌‌‌‍‌‌‌‌‍‌‌‌‌‍‌‌‌‌‌‌‍‌‌‌‌‍‌‌‌‌‍‌‌‌‍‌‌‌说起医院,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人满为患的挂号大厅,排到天荒地老的号子,还是动辄几千上万的医疗账单?在很多人眼中,医院永远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图片56.png

 可现实却狠狠打了所有人一记耳光——从2024年开始,全国范围内上演了一场医院破产潮,仅一年时间,492起医院破产或重整的案件被公开记录,还有超过2000家民营医院黯然关门。

 更让人震惊的是,连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公立医院,也没能躲过这场危机。

 

 医院破产潮:从“有点难”到“活不下去”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523万家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8.23%。听起来很厉害对吧?

 但别被这个数字骗了,因为这其中只有不到5%的民营医院真正盈利!换句话说,超过95%的民营医院处于勉强维持甚至亏损的状态,更有20%的民营医院已经濒临破产。

图片57.png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像你开了家饭馆,投入了巨资装修、请大厨、买设备,可开业后客人却寥寥无几。对于民营医院来说,问题更复杂:患者不信任、医保准入难、运营成本高、盲目扩张……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最终让它们一个接一个倒下。

 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的倒闭,就是民营医院破产潮的缩影。这家医院投资高达30亿元,号称要服务重庆及周边2000万人口,还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质子治疗设备,光设备就花了6亿元!

图片58.png

 不仅如此,他们还高薪聘请了7位博士、13位退役军医,甚至请了一些知名专家坐诊,看起来简直是王炸组合。

 可惜,现实比梦想骨感得多。患者宁愿去公立三甲医院排队,也不愿到这家新开的民营医院看病。原因很简单:信任度不足。

 到2024年中旬,医院账面资产只剩下8.12亿元,但债务却高达5.2亿元,资不抵债达3.48亿元。最终,这家医院在2025年1月10日宣布破产,运营时间还不到三年。

图片59.png

 江苏宿迁的儿童医院,走的是另一条路——直接被拍卖。拍卖价格起步4.8亿元,还需要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

 结果呢?吸引了上万人围观,却没人出手竞拍,最终流拍。这家医院的失败原因也很简单:扩建成本太高,病人却少得可怜,收入根本赶不上支出。

 通过这些案例不难看出,民营医院的失败往往是多方面原因叠加的结果。可是,问题仅仅出在民营医院吗?

 如果说民营医院的破产还能让人“情有可原”,那么一些公立医院的倒闭则让人彻底懵了。毕竟,公立医院肩负着公共医疗服务的职责,背后有财政支持,怎么也应该比民营医院抗压能力强得多吧?

图片60.png

 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2022年7月和2023年4月,两次全国卫健委的国考成绩就敲响了警钟:43.5%的三级医院和43.78%的二级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揭开医院破产背后的真相

 

 医院为什么会破产?我们不妨把原因拆解开来,看看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医疗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图片61.png

 你以为医院的收入很高?但其实,它们的支出更高。员工工资、设备采购和维护、药品成本、日常运营……这些都是天文数字。尤其是民营医院,为了吸引患者,不惜巨资引进先进设备、聘请知名专家,再加上宣传费用,前期投入极其庞大。

 更重要的是,这些投入短期内很难收回。如果患者数量不足,医院很快就会陷入资金困境。

 在中国,医疗行业的信任度和品牌效应特别重要。尤其是重症患者,他们更愿意去知名的公立三甲医院,而不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医院。

图片62.png

 即使民营医院设备更先进、服务更周到,但在很多人眼中,公立医院才是“靠谱”的代名词。

 医保是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医保政策开始收紧,许多民营医院难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直接让它们失去了大量患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不能报销,那还不如去公立医院。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人口外流,医疗需求大幅减少。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新的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导致竞争异常激烈。

图片63.png

 有些医院为了快速提升竞争力,盲目扩建或购买昂贵设备,最终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融资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资本撤资,医院的运营就会雪上加霜。

 公立医院肩负着公益性职责,但财政补贴却逐年减少。从1980年的36.24%下降到不足10%。为了生存,公立医院不得不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收,但价格又受到严格管控,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医院破产潮带来的冲击波

 

 医院关门了,影响的不仅仅是它们自己。对普通人来说,这场危机已经开始波及我们的生活。

图片64.png

 医院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医疗资源的稀缺。公立医院的负担越来越重,排队看病的时间可能会更长,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恶化。

 为了减轻经营压力,医院可能会提#图文打卡贺新春#高医疗收费,这无疑会让“看病贵”的问题更加突出。

 不过,危机也意味着机遇。这场破产潮将一些经营不善甚至“黑心医院”淘汰出局,也许能为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铺平道路。

图片65.png

 医院破产潮的背后,是整个医疗行业的深层次矛盾。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场危机也提醒我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 ,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推荐文章
  •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丁薛祥讲话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置顶文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京ICP备2021002118号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邮政编码:100035 邮箱:stchina202408@163.com
Copyright ©2024-2025 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