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坚定不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助力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陆文涛:绿色转型背景下河南数绿深度融合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时间:2025-02-03 00:25来源: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作者:陆文涛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河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深入推进数智赋能,持续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加快节能降碳增效。当前,数字化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数智技术的日渐成熟为河南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以数智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为抓手,探索一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路径,对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数绿深度融合的内涵

 

 以数绿融合为抓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明晰数智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内涵。数绿深度融合的目的在于“融合”,重点在于“深度”。数绿融合不仅限于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的表层结合,更触及发展理念、运营模式及价值追求的深层次变革,具体涵盖以下五个核心层面:

 一是倡导数智驱动下的绿色转型,需要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视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动力,利用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效,减少污染,从而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二是树立融合创新的新理念。这不仅是简单地将数智技术应用于绿色产业,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与模式上进行深度的融合创新。要鼓励跨界合作,打破行业壁垒,推动数智化与绿色化在更深层次上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演进,形成全新的发展格局。

 三是构建智能绿色决策体系。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环境影响、资源利用进行实时监测与智能评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发展路径既高效又可持续。

 四是打造数智绿色生态体系。不仅要关注单一企业或项目的绿色化改造,更要推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数智化与绿色化协同升级。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上下游企业间紧密相连的绿色数智生态网络。

 五是强化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数智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应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福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积极践行绿色生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二、河南数绿深度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河南省在数智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道路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四大机遇:

 一是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这一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加速数智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为河南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二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和融合加速为产业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

 三是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趋势和成效明显,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兴产业在数智化技术的推动下,迅速崛起,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四是市场规模与消费需求层面的扩大为河南数智化绿色化深度融合带来了巨大机遇。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倒逼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推动数绿深度融合。

图片122.png

 机遇与挑战并存,河南在推进数智化绿色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四大挑战:

 一是技术融合难度大。技术融合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技术体系复杂,部分关键技术如芯片等仍有待突破。

 二是成本投入高且回报周期长。高昂的成本投入和不确定的回报周期使得企业决策困难,资金压力大。三是跨领域协同不足。当前跨领域协同机制尚不完善,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各方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方面存在障碍,影响了数智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进度。四是市场认知度不高。数智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作为新兴领域,还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和消费者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不足,限制了数绿融合的市场接受度。

 

 三、河南推进数绿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是构建政策与标准双重体系,奠定数绿深度融合的坚实基础。政策导向与标准制定作为推动数绿深度融合进程的两大核心支柱,发挥着引领性作用。在政策层面,政府需加速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明确数智化与绿色化融合的战略定位、发展路径、核心任务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为融合过程提供明确的指导与制度保障。在标准层面,要构建一套统一、全面且通用的行业标准规范,对数智化绿色化所涉及的技术、产品及服务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标准确保融合过程中的各要素能够相互兼容、顺畅交互,从而实现数智化与绿色化的高效整合。政策与标准双重体系的构建,将为数智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基础支撑。

 二是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突破技术融合难题。当前,技术创新无疑是推动数绿深度融合的核心引擎,必须集中资源,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芯片设计制造、高精度传感技术以及跨领域实时数据建模等核心领域,要力争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保障国家技术安全。鼓励、支持省内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搭建联合研发平台,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共同攻克数智化与绿色化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打破发展瓶颈,推动技术创新的深度与广度。应始终坚持长期布局、战略导向、价值追求与责任担当的创新投入理念,确保数智化绿色化深度融合之路行稳致远,为河南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是强化成本效益调控,缓解企业转型压力。需出台一系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有效减轻企业在转型初期的财务负担,帮助企业顺利度过转型阵痛期,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金融机构要创新服务模式,探索绿色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应用,如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定制化金融产品,为企业转型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资金支持,切实缓解其资金链紧张问题。建立健全长效回报机制,倡导企业立足长远,重视长期价值创造而非短期利益追逐。在转型过程中,加强风险预警与管控,确保投资回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降低企业转型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四是聚焦产业协同与跨界融合,拓宽数绿深度融合的广度与深度边界。实现数绿深度融合,离不开不同产业与领域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应当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制造业、能源及环保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机制,构建一个协同共进、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大力倡导跨界创新,鼓励将数智化技术与绿色化技术融合应用于更多新兴领域,以此打破传统界限,拓展融合发展的新空间与新机遇,从而逐步构建起一种强调产业共生、跨界共创,致力于长远效益、勇于探索未知、偏好绿色低碳与智能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五是着力强化人才培养与宣传教育体系,增进社会对数绿深度融合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线上线下齐发力,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及科普活动,广泛传播数绿融合的理念与价值。定期举办行业论坛、展览会等高层次交流活动,集中展示数绿融合的典型案例与前沿成就,增强市场对数绿融合发展前景的信心与憧憬。此外,鼓励企业开展数绿融合示范项目,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数绿融合带来的实际效益与便利,从而有效提升市场对数绿融合的接纳度与认同度,有效激发社会各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陆文涛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 ,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推荐文章
  •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丁薛祥讲话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置顶文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京ICP备2021002118号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邮政编码:100035 邮箱:stchina202408@163.com
Copyright ©2024-2025 中国式全民健康生态 All Rights Reserved